【导语】:江西省获批推荐名额为24人,这一数量在中西部地区中处于相对靠前位置,凸显中央对江西县中教育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视。
江西获24个“头雁教师”岗位推荐名额,实施方向值得关注
日前,教育部公布全国“县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”实施方案,首批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600名优秀县中教师,推动县域高中教育教学能力提升。
江西省获批推荐名额为24人,这一数量在中西部地区中处于相对靠前位置,凸显中央对江西县中教育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视。
那么,这24个“头雁岗位”将如何安排、落地?本文为您详细解读。
一、名额背景:与县中数量、教师规模、发展基础直接挂钩
根据教育部文件,首批600个名额采用“因素法”分配,各省分配数量主要参考四项指标:
1. 全省县中学校数量;
2. 县中专任教师总数;
3.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占比;
4. 省级经费投入和改革推进情况。
江西作为中部教育大省,现有普通高中260余所,其中县级及以下高中超过180所,基层高中教师超过3万人。
近年来,全省深入推进“教育强省”战略,特别是县中薄弱环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与教研改革力度,这为江西争取更多政策资源打下坚实基础。
二、推荐对象范围广,重点将向这些县市倾斜
根据通知精神,江西省教育厅将在全省范围内组织推荐,重点向教育发展基础较弱、乡村振兴任务较重的县中倾斜。
以下区域或成为主要扶持方向:
•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:如兴国、宁都、于都、瑞金等;
•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:如会昌、安远、遂川、井冈山等;
• 山区人口密集地区:如婺源、广昌、万年、万安等;
• 改革推进基础扎实的县中:如高安一中、玉山中学、临川二中等名校,也可能入围“头雁工程”。
需要强调的是,本次推荐的对象为在编在岗、长期扎根教学一线的教师,校级正职干部不在推荐范围。
三、江西将如何落实“头雁”岗位?三项措施值得关注
为确保推荐质量和后续工作室建设成效,江西省或将从以下三方面推进实施:
1. 加强遴选把关:
• 由各设区市教育局组织初评,省教育厅集中审核;
• 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、长期任教高三年级的教学能手,将重点推荐;
• 严格落实思想政治素质、职称资历、教研能力、育人实绩等硬性指标。
2. 打造区域性“名师高地”:
• 每位头雁教师将建立一个学科工作室,辐射带动本县域或周边县区学科教师;
• 教育厅拟引入“县域教学共同体”机制,鼓励学科横向交流、资源共建。
3. 强化支持保障:
• 与师范院校共建双导师体系,提供线上线下教研指导;
• 鼓励设区市财政配套资金支持“头雁教师”教研活动、工作室设备建设;
• 建议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在职称评审政策中增设“头雁通道”。
四、江西“头雁计划”未来可期,将为县中发展注入关键力量
从中央到地方,县中振兴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。江西此次获批的24个名额,不仅代表着政策支持,更是全省教育系统对县域高中“优师强校”的新探索。
这些“头雁教师”,将成为县中课堂教学的风向标、教师队伍建设的引领者、教育改革实践的主力军。
未来,随着制度落地和支持机制完善,江西县中有望培育出更多真正能留下、干得好、带得动的“优师中坚”。